当前时间:
 
 
当前位置:首页 > 郊区年鉴
2024年铜陵市郊区年鉴
发布日期:2025-03-20 点击数:116次 来源:郊区档案馆

概况 郊区1981年12月设立。位于铜陵市南部,地域横跨长江两岸,辖1个乡(灰河乡)、5个镇(大通镇、老洲镇、陈瑶湖镇、周潭镇、铜山镇)、2个办事处(安庆矿区办事处、桥南办事处),60个行政村、16个社区居委会;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(铜陵郊区经济开发区)。户籍人口25.05万人,常住人口16.1万人,区域面积578平方千米。2023年,地区生产总值159.75亿元,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.04亿元。

农村经济 2023年,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451.6公顷。粮食产量177550.69吨,油料产量量 12950.2吨,棉花产量255.4吨,蔬菜、瓜果总产量82781.3吨。主要肉类总产量10477.9吨,其中猪肉产量4246.5吨,禽蛋产量9205.8吨,水产品产量24335.0吨。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,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;国家级示范农业合作社5个,省级示范农业合作社4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5家;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,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1家,全国有机农产品 (茶) 基地1处;新增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培育家庭农场、大户等经营主体126个。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新增和找回耕地2174亩,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,扎实推进二轮土地延包试点。

工业经济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。区属企业实现利润13.4亿元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93家,实现利税总额 1.54 亿元。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2.15 万平方米;房屋竣工面积积 26.60万平方米。

项目建设 落实“星期六会商”等机制,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,新开工项目 27个、竣工18个,完成投资58.5亿元。4批次46个省集中开工项目,总投资96.3 亿元,全部如期实现开工。争取中央资金5287万元、特别国债资金8534万元,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3.8亿元。全年签约同城科技、益晖新能源、海能科技等亿元以上项目82个。


社会事业 全年,全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27个、“暖民心”行动项目10个,民生支出12.3亿元。新增城镇就业2947人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75万元,创建充分就业社区9个。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 9000万元、各类困难特殊人群补助资金8393.5万元。新建老年助餐点11个,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200户,86所老年学校参学老人1万余人。新增公办园学位570个、托位300个。撤并学校6所,周潭中心学校迁址新建,城乡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,创成市级五育并举示范校2所。铜陵市立医院普济圩院区作为郊区人民医院整体交由郊区管理。江北区域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。平稳完成灰河、太阳两村合并,普济圩社区整体划转灰河乡管辖。新增省级非遗传承人2位。


城乡建设 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5个、总投资11.5亿元。新增停车泊位927个、充电桩73个;改扩建雨污管网40.8千米;建成健身步道 8000米,升级便民健身点27个。31个住宅小区实现业委会、物管会全覆盖。编制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6个、村庄规划15个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投入 5542 万元实施衔接项目 24 个,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.75万元。大通大院村、老洲罗墩村入选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。新建省级中心村2个、宜居村庄20个,完成农村改厕 400户,养护提升农村道路58.7千米。实施环圩干渠郊区段防洪治理、东方红和老排2个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。试点建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5个;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村均经营性收益49.7万元,超50万元村23个。


环境保护 全年,全区 PM2.5年均浓度下降8.9%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 87%、上升2.6个百分点。启动长江支流排污口整治,实施汤沟河郊区段治理,开展枫沙湖沿线排口排查溯源,国控、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。完成3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,消除农村黑臭水体3 条。新增造林201.17公顷、森林抚育400公顷。全面完成木排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“卫士100”行动。整改突出环境问题37个。

 
 
铜陵市郊区档案馆版权所有   地址:铜陵市铜都大道南段8699号4号楼   电话:0562-2896759 2890163
本站总访问:1130810人  皖ICP备15026207号   技术支持:志扬软件   

皖公网安备 340711020000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