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时间:
 
 
当前位置:首页 > 郊区年鉴
2023年铜陵市郊区年鉴
发布日期:2025-03-04 点击数:128次 来源:郊区档案馆

  郊区1981年12月设立。位于铜陵市南部,地域横跨长江两岸,辖1个乡(灰河乡)、5个镇(大通镇、老洲镇、陈瑶湖镇、周潭镇、铜山镇)、2个办事处(安庆矿区办事处、桥南办事处)和1个区直管社区(普济圩社区),62个行政村、17个社区居委会;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(铜陵郊区经济开发区)。人口25.33万人,区域面积578平方千米。2022年,地区生产总值154.4亿元,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8.37亿元(含海关税)。

农村经济 2022年,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116.9公顷。粮食产量173421.1吨,油料产量12832.20吨,棉花产量267吨,蔬菜、瓜果总产量79573.6吨。主要肉类总产量10230.7吨,其中猪肉产量4140吨,禽蛋产量8055吨,水产品产量23568吨。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,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;国家级示范农业合作社5个,省级示范农业合作社4家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;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,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1家,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处;新增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培育家庭农场、大户等经营主体150个。

乡村振兴 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;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5265万元,实施项目58个;1.07万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,脱贫群众收入增长12.2%。严守耕地红线,新增耕地524亩,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。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新增“三品一标”农产品21个,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,建设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工厂1家;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.2%;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2.8%。 

工业经济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家。区属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.8亿元;实现利税4.2亿元;实现利润5.2亿元。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中,螺纹钢产量137.5万吨;钢坯产量147.0万吨;水泥产量(不含熟料)921.1万吨。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.04亿元。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产值40.63亿元,实现利税总额2.0亿元。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.87万平方米;房屋竣工面积19.99万平方米。

项目建设 开展“重大项目攻坚年”活动,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3.65亿元,其中产业类投资52.4亿元,增长24.58%。新开工项目39个,增长85.71%;新竣工21个,增长75%。4批次37个省集中开工项目,计划总投资210.15亿元,全部实现开工纳统。全年签约圣纳光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封装、雷曼拓享智能照明生产基地、渌珀绝缘子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64个;新开工中鑫汇能液晶显示绑定模组研发制造基地、聚鑫科迪背光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;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8.3亿元。

民 生 全年民生支出12.79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88.81%。全年,新增实名制就业0.31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.2%。认定就业援助对象0.04万人,开发公益性岗位0.04万人,开发青年见习岗位0.03个,安置0.02万人。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5.99万人,养老金发放3.86万人。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0.15万人次,发放老字号人员补助1.94万人次。发放创业贷款1885万元,建成充分就业社区8个,新增城镇就业3061人。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,发放低保、特困等各类救助金8101万元。19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。建成运营老年助餐点26个,80户困难老人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。区镇村三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,退役军人、军属优待服务全面落实。完成居民回迁房安置415套。

社会事业 全年,创建市级一类幼儿园1所;新办公办园3所,扩建1所,新增公办学位870个;完成2所小学改建公办园项目及1所公建民营幼儿园回收工作。新建学校运动场3个,功能室改造学校6所。撤销教学点4个,调整1所小学为教学点。建成1个托育机构,新增5所幼儿园开设托班,增加托位380个,成立老年大学72所。全年,组织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。年末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35家。全年申报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3家。全区授权专利238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6件。年末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9件,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.48件,高价值发明专利99件。全年举办快乐健身赛事19场。新建多功能运动场2个,健身路径13套,打造健身步道约2.3公里。全年,全区国内旅游人数131.88万人次;国内旅游花费9.29亿元。全年,全区景区接待人数39.88万人次,同比下降35.47%。健康郊区建设全面推进,改造提升陈瑶湖卫生院老外科楼,培训村医140人,完成26家基层医疗单位标准化建设。医疗保障事业全面发展,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5%以上。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。

城乡建设 乡村建设深入推进。完成老洲镇国土空间规划、江北三镇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10个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,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,20个美丽自然村庄建设有序推进。改造农村危房44户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实施江北三镇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,环境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全覆盖,推进6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,完成农户改厕700座,获评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G3长江公铁大桥、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,G236青通河大桥竣工投用,G347普济圩至无为一级公路改建先行工程全面开工。改建农村公路13.48公里、提质改造24.36公里,实施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升工程6.3公里;建成桥梁1座。红旗站全速推进,沙池站、王套站建成投用,江北地区对江外排能力将由2020年的28m3/s提升至112.5m3/s。城市功能更加健全。建成城市更新项目5个。改造老旧小区5个。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.2万平方米,整改通信线缆519处,新增停车泊位400个。建成地面人防指挥中心和机动指挥所。新建铁塔基站14座、5G基站12个。完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第二年复评和省文明城区实地测评。

环境保护 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4.1%,细颗粒物(PM2.5)年均浓度37.6微克/立方米。水环境质量考核1个国控断面稳定达标,3个省控断面总体稳定良好。全年实施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4个、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2个、土壤污染防治重点项目3个。全年完成水质检测149次,检测结果均达标。全年召开环评办理为企服务会2次,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1个,告知承诺制审批4个,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36个,豁免项目7个。16个“1+1+N”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。深化新一轮“林长制”改革,修复治理矿山2个,治理水土流失129亩。全区完成人工成片造林1146亩,完成省级森林抚育5000亩,其中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3280亩;完成封山育林项目3000亩;完成退化林修复2000亩。长江“十年禁渔”成果持续巩固,郊区护渔队蝉联“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”荣誉称号。

 
 
铜陵市郊区档案馆版权所有   地址:铜陵市铜都大道南段8699号4号楼   电话:0562-2896759 2890163
本站总访问:1130631人  皖ICP备15026207号   技术支持:志扬软件   

皖公网安备 34071102000057号